《释迦牟尼入大涅槃图》
绢本设色
室町时代
157×100 厘米
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藏
释迦牟尼 80 岁的一个晚上,对弟子们做了最后的开示后,入涅槃大定。画面中,所有人都因佛陀入灭而悲泣难止,大地震动,人神共悲。如今我们在各个寺庙看到的卧佛造像,描述的都是这个场景。
知识拓展:涅槃,意译作灭、寂灭、无生。或作般涅槃、大圆寂、大般涅槃。原来指吹灭,或表吹灭之状态,后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,即烦恼的熄灭。这种超越生死(迷界)之悟界,称为“涅槃寂静”。
“涅槃”思想来源于《涅槃经》,最早称为“泥洹”,出自《泥洹经》。早在公元2世纪,犍陀罗地区即有涅槃图像。在我国,最迟到公元3世纪也有了涅槃图像。据文献记载,我国自后汉就有《泥洹经》的汉译,一直到北凉,《涅槃经》经过一代代高僧大德不断地汉译、加治,得以完善。其“常乐我净、法身常在,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如来常住无有变易”的思想也随着涅槃经的传译不断得到宣扬,到隋唐达到了高峰。涅槃图像经过一代代演变,已融合我国本有的文化特点,逐渐汉化,“涅槃”成为汉传佛教非常重要的一个绘画题材。
佛陀涅槃图是佛教艺术中一种古老又常见的题材,表现释迦牟尼经过数十载修行领悟了生老病死的现世苦境,从死亡中转化出永生,达到一种常乐我境的永恒境界。